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汽修在线平台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汽车技术 > 汽车维修 > 柴油|重汽车实例
解放J6车湿式气缸套“穴蚀”通孔
来源:本站收集  作者:佚名  2014-04-24 07:27:30

    -辆解放J6车,型号为CA 1310966K2L7T4E,搭载CA6DL2-35E3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据驾驶人反映,重车行驶中冷却液温度报警灯突然点亮,于是将发动机熄火进行检查。拧下冷却液储液箱盖,发现其中已无冷却液,添加约7.5 L冷却液才将其加满;抽出机油标尺,发现机油量增加了一点。
    故障诊断:根据驾驶人描述,初步推断气缸套阻水圈损坏。松开机油放油螺栓,放出18L多的机油,机油有点稀但未变质。拆下油底壳,拧下冷却液储液箱盖(为了让空气进入,促使漏冷却液的地方加快漏冷却液的速度,便于查找漏冷却液的地方),发现冷却液储液箱盖内部及冷却液储液箱冷却液加注口周围均有油污,由此推断气缸套“穴蚀”通孔或开裂了;没过多久,发现有冷却液从第3缸所在部位大滴大滴地滴下,这说明第3缸漏冷却液。将散热器内的冷却液放到一个大盆内,发现冷却液液面上漂有一些油膜。
    拆下气缸盖进行检查(在冷却液温度报警且发动机冷却液严重不足时,驾驶人没有让冷却液温度降低后再添加冷却液,而是直接添加冷却液,这种情况下极易使气缸盖出现裂纹),未见气缸盖有裂纹。拆下第3缸活塞,未见“拉缸”、“咬环”现象;拉出第3缸气缸套检查,发现气缸套表面有一条长度约为120 mm,宽度约为25 mm的条状“穴蚀”面;在这条“穴蚀”面的下部有一个黄豆粒大小的孔,用钢划线针由外向内戳,发现并不通;将气缸套放到阳光下,用放大镜检查该“穴蚀”孔对应的气缸套内壁,发现此处有黑色的锈蚀点,由此推断此处即为漏冷却液处。
    故障排除:更换第3缸气缸套及阻水圈后试车,故障现象消失。
    故障分析:在湿式气缸套与冷却液接触的表面常常会出现一些小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孔会逐渐扩大和深化,以致在气缸套外壁形成蜂窝状的孔穴,严重时甚至会穿透气缸套内壁,这种现象就是“穴蚀”。
    “穴蚀”的机理为:气缸套和活塞之间的间隙使气缸套产生高频振动,引发冷却液产生高压气泡,瞬时高压气泡的溃灭使气缸套外圆表面频繁受到冲击和微观电化学腐蚀的作用而破坏。
    当“穴蚀”通孔发生在气缸套下部(活塞环以下部位)时,由于该部位的压力和温度较低,“穴蚀”通孔热胀后通孔扩大,冷却液很容易通过气缸套内壁进入油底壳。当曲轴箱内温度升高时,这些进入油底壳内的冷却液会变成水蒸气从通孔排出。虽然机油也会浸入到冷却液中,但速度很慢。该车故障便是如此。
    当“穴蚀”通孔发生在气缸套中、上部(活塞环以上部位)时,由于该部位的压力和温度较高,冷却液几乎进入不到气缸内,但气缸内的机油则很容易从“穴蚀”通孔进入到冷却液中,使冷却液中出现较多油污。当然,当发动机停止工作后,冷却液也会慢慢渗入到气缸内。因此,当出现冷却液中有大量油污,在排除机油散热器泄漏后,可以检查一下气缸套表面是否存在“穴蚀”通孔,此时若检查发现气缸套表面有明显的“穴蚀”,但未发现漏冷却液的现象,这并不代表气缸套没有“穴蚀”通孔,而很有可能是所用的检测方法不适用于检测这种隐蔽的气缸套“穴蚀”通孔,因此最好更换气缸套。
 

关键词:解放汽车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50,207.03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