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包年699元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家电技术 > 单元电路介绍 > 其它电路
CPU散热器的电磁辐射仿真分析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11-03-14 21:55:56



  2.2 散热器 的鳍取向及高度对谐振频率、电场增益及辐射方向影响

  这里,采用散热器的底面长宽为88.9 mm×63.5 mm。鳍厚度为2 mm,鳍间隔2 mm,散热器底部的高为5 mm。

  2.2.1 横向鳍的影响

  横向鳍,即鳍走向沿着x轴,以z轴对称两边各8个。当鳍的高度在0~60 mm时,间隔5 mm,进行 仿真 分析,得到谐振频率及此频率处电场的增益随鳍高度的变化曲线,如图7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鳍高度在0~60 mm变化时,谐振频率在2.5~2.65 GHz。随着鳍高度的增加,电场增益增大,当鳍高过20 mm后,电场辐射增益基本保持在8 dB左右。

谐振频率及此频率处电场的增益随鳍高度的变化曲线

  分别取鳍高为O mm,35 mm和55 mm时,由散热器的电场增益2D图看到,随着横向鳍高度的增加,在散热器底部产生了明显的辐射,并且其辐射方向随鳍高度的增加也在变化,如图8所示,但对其两个主要辐射方向影响不大。

辐射方向随鳍高度的增加也在变化

  2.2.2 纵向鳍的影响

  纵向鳍,即鳍走向沿着y轴,以z轴对称两边各11个,鳍高度为0~50 mm变化,间隔5 mm进行仿真分析,得出第一谐振频率及此频率时电场增益随鳍高度的变化曲线,如图9所示。从图9中可以看出。纵向鳍的变化对谐振频率的影响较大,而且比较复杂,尤其是在鳍的高度<20 mm时,随着鳍高度的增加,第一谐振频率有350 MHz的漂移,在鳍高为20 mm时,出现了多个不同的谐振点。当鳍的高度>20 mm时,谐振频率基本保持在2.65~2.7 GHz。同时也观察到纵向鳍高度的变化对电场增益影响不大,其保持在8.0 dB,偏差0.4 dB左右。20 mm是个特殊点,此时仿真中出现3个接近的谐振点,只观察了谐振最强的2.7 GHz,所以得出较小的电场增益。

第一谐振频率及此频率时电场增益随鳍高度的变化曲线

  分别取鳍高为0 mm,33.1 mm,50 mln时,由散热器的电场增益2D图看到,随着纵向鳍高度的增加,在散热器底部产生了明显的辐射,并且其辐射方向随鳍高度的增加也在变化,但对其两个主要辐射方向影响不大,如图10所示。

辐射方向随鳍高度的增加变化

  由纵向鳍和横向鳍的仿真分析可以看出,总体上纵向鳍与横向鳍表现出几乎一致的效应,也就是说鳍的取向对散热器的辐射方向影响不大。但是纵向鳍高度的变化对谐振频率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尤其当鳍的高度在20 mm以下变化时,谐振频率漂移很大。

  3 结束语

  本文重点分析了两个因素对散热器谐振频率、谐振频率处的电场增益及辐射方向的影响,即散热器底面尺寸的长宽比、鳍取向和鳍高度变化。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散热器底面长宽比的变化对谐振频率有着明显的影响;鳍的取向和高度对谐振频率也有一定影响,随着鳍的变化,谐振频率有大约100 MHz的漂移,尤其对于纵向鳍,在其高度<20 mm时,影响更加明显;这3个因素对电场增益也有影响,但总体影响不大,基本保持在8.0 dB左右。但电场增益已经大于大多数无线通信系统中便携式器件的天线增益,使得散热器表现出明显的天线效应;另外可以看到散热器电场辐射有明显的方向性,但其也受到散热器底面尺寸及鳍高度的影响。由此,在设计或者选择散热器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使得散热器的 电磁辐射 及干扰减到最小。

上一页  [1] [2] 

关键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27,363.30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