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汽修在线平台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机械工程 > 农机技术
谈保护性耕作技术
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  作者:佚名  2015-01-30 09:03:39

    摘要:本文综合分析了实施保护性耕作意义作用,提出保护性耕作技术概念,是泛指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秆覆盖地表,以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杭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中国国情的保护性拼作技术研究方向,以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保护性耕作理念的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需求,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保护性耕作是以保水、保土为核心的少耕免耕、残茬覆盖、生物覆盖和作物轮作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它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现已被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并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世纪80年代至今,保护性耕作已逐步推广到70多个国家,应用面积达到1.69亿hMh2。美国的保护性耕作面积已接近适宜区域面积;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家的应用面积均超过70%。我国从1992年在山西开始进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系统试验,2002年农业部正式启动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项目,并相继在京津、内蒙一、青海、新疆等北方13个省、区、市积极推广。我省2006年建立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点,2007年在兰西县开始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
    由于我国采用的是传统的深翻深耕种植模式,导致其农业生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最近几年,干旱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自然灾害。因而农民的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致使他们生活贫困;随着环境的破坏,沙尘暴日益猖撅,土壤沙漠化速度加快,水、肥、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一、实施保护性耕作意义
    保护性耕作是针对干旱地区缺雨少水、蒸发严重、土地贫痔,、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严重、难以持续发展的局面而提出的一种保水保土、增产增收的新型农业耕作技术。以机械化作业手段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途径、方法、理论、试验、规则以及新的研究成果。农业机械是保护性耕作的相关技术设备。保护性耕作指的是“有利于保土保水维持并改善土壤生产力的耕种措施”,“覆盖度”并不是唯一标准;各种耕种措施既有保护一面,也有非保护一面,并无先进或落后之分,不宜将美国提倡的免耕覆盖绝对化;免耕覆盖在不同地区效果也不一样,在半干旱地区效果显著,在湿润地区则应用较少;当前要加强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各地区保护性耕作的途径、模式和技术体系,农艺与农机密切融合,避免缺乏研究试验与示范的大规模盲目推广现象。
    实施保护性耕作,是为了解决地力下降,沙化加重,干旱加剧问题。秸秆清理、焚烧、土壤有机质得不到回归;反复耕翻,地表裸露严重,雨水将养分含量高的土壤带走,造成水蚀;大风将养分含量高的土壤吹走,造成风蚀;没有秸秆根茬覆盖,地表裸露,多次翻动耕层土壤,加剧土壤水分蒸发,坚硬的犁底层使水分下降受到阻碍。
    根据中国工程院专家测定: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34%;近50年来,表层有机质含量减少了1/3甚至1/2,灾害性天气特别是旱灾使粮食严重减产,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二、什么是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以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具体要求是:秸秆覆盖量是指上一年耕地产出秸秆总量的30%以上(包括根茬);免耕或少耕是指减少耕作次数30%以上。保护性耕作的关键环节是免耕播种。
    三、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
    一是保持和提高地力,使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增加;二是保护耕地,按要求秸秆覆盖,地表风速降低,不易形成径流,避免风蚀、水蚀;三是蓄水保墒,出苗整齐、抗旱能力强,秸秆覆盖和耕作次数少,雨水充分人渗好,水分蒸发减少;四是恢复土壤结构,使秸秆还田和少耕、免耕;五是减少成本,增加效益,作业次数少;六是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做到不焚烧秸秆,没有风蚀、水蚀,能源消耗小。保护性耕作解决了耕地退化问题,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最有效措施,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
    四、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我省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由于传统农业的过度耕作,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34%,而降雨量逐年减少,2007年更是遭遇了50年一遇的大旱,旱田范围正在逐年扩大,黑土地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一是全部秸秆覆盖模式保护性耕作技术流程。即免耕播种,药剂控制病虫草害,视情况施肥,根据需要适时深松,收获时要将秸秆均匀覆盖在地表上。
    二是宽窄行高留茬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即收获时留高茬30~40 cm;播种时实行宽窄行行距。原来行距60~65 cm,播种窄行40 cm;原来行距60~65 cm,播种宽行80~90 cm;窄行40 cm,深松深度25~30 cm
    五、免耕播种
    保护性耕作技术关键是免耕播种。要求播种机在有全部秸秆覆盖、免耕的条件下进行作业,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要求。一是通过性,二是人土性,三是施肥、播种量和位置的精确性;播种机性能的好坏决定了这项技术推广的成败。
    播种前对土地不进行耕作(灭茬、旋耕、施肥起垄、镇压等),播种时一次进地完成深施化肥、整理种床(清理秸秆、压实种床)、单粒播种、覆土、加重镇压等环节。包括秸秆全覆盖免耕播种,高留茬免耕播种,硬茬免耕播种等。
    1.免耕播种的好处
    一是抗旱保苗。播种前不动土,播种时动土少,镇压实,土壤水分损失少;二是避免风蚀水蚀。秸秆覆盖,播种时动土少,在大风天气保护了表土不被风吹走;在降雨天气,保护了表土不被雨滴打实,增加下渗能力,避免了水蚀;三是培肥地力。秸秆连续还田,腐烂变成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增加;四是苗齐、苗壮、抗倒伏能力增强。免耕播种机播种深度一致,镇压强度一致,出苗整齐,有利于培育壮苗;五是减轻犁底层形成。作业环节减少,减轻对耕地碾压;六是提高化肥利用率。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增加,使土壤有益微生物增加,土壤保肥能力增强,化肥利用率提高;七是节省能源。作业环节减少30%~50%,能源减少30%~50%;节本增效。减少作业环节可使每公顷生产成本减少近千元,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部分好处是在播种环节得到体现的。
    2.免耕播种的注意事项
    一是对土地板结的地块,有必要进行深松或浅松,多年秸秆覆盖后情况会好转,要控制好机械碾压位置,春季要保护好地表;二是对早期生长慢的作物,要适当浅播,选择早熟1~2天品种,要将种床秸秆清理彻底,适当增施肥料;三是对降雨偏多排水不好的地块和涝地块,要采取垄上播种,以提高地温,抗击涝灾。四是控制好药剂灭草,要抓住喷药时机,选择好药品,提高除草效果;五是秸秆覆盖局部过多会影响出苗效果和生长,要均匀覆盖,清理过多秸秆;六是以土壤含水量低于25%时播种最佳,土壤含水量超过25%作业效果会比较差。因此要抓住播种时机,做到适时播种;七是躲开根茬,平作时播种在行间,垄播时采取垄侧播种。
    3.病虫草害的药剂防治
    选择好农药品种,核准剂量,对症下药;把握好喷药时机,选择无风天气喷洒,采用航空喷洒或大型喷雾机喷洒;除草时在雨前或雨中;灭虫时在晴天午后;治病时在阴天上午,保证喷药质量,药液要搅拌均匀,喷洒均匀,不漏喷、不重喷。
    六、收获时秸秆均匀覆盖地表
    一是收获时机的确定,要在作物完全成熟、土壤含水量低于15%的情况下进行收获;二是收获机械的选择,收获机械要与行距相匹配,满足所需要的功能;要保证收获质量,果穗收净率、落粒率,剥皮效果要完全达到标准,秸秆均匀留在地表;三是要确定好秸秆处理办法,如需要深松,就要进行秸秆粉碎处理;如不需要深松,可不进行秸秆粉碎处理。

关键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51,976.56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