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汽修在线平台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汽车技术 > 汽车技术
剖析桑塔纳空调电路中环境温度开关用途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12-07-24 10:10:01

1 桑塔纳轿车空调工作原理

桑塔纳轿车原空调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闭合空调开关E30, 电流通过环境温度开关 F38后分4路。 第1路经蒸发器温控开关E33、 压力开关 F129的常闭触点, 到达电磁离合器继电器147A; 第2路进入电喷发动机控制单元J220, 使发动机工作于空调模式, 并控制147A吸合, 使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N25通电工作; 第3路使内循环翻板电磁阀N63得电, 关闭外循环通风口, 进入内循环通风状态;第4路使空调继电器J32中的双触点继电器吸合, 2对触点同时闭合, 分别接通鼓风机电路与散热风扇电路, 使鼓风机V2以最低速运转, 散热风扇电动机V7以低速运转。

 

当空调高压侧管路压力上升到1.77 MPa时, 压力开关F129的常开触点闭合, 使散热高速风扇继电器J26吸合, 散热风扇电动机V7进入高速运转。 如果因故空调高压侧管路压力上升到危险的3.14MPa时,F129的常闭触点断开, 使压缩机电磁离合器N25断电,压缩机停止工作, 管路压力就不再上升, 起到高压保护的作用。 F129还有低压保护功能, 即当管路压力低于0.196 MPa时, F129的常闭触点也会断开, 从而保证在管路内没有制冷剂的情况下, 压缩机不能工作, 以防止压缩机润滑不良而损坏。

 

散热风扇电动机V7还由水箱热敏开关F18控制,当水箱温度达到95 ℃时, F18低温触点闭合, 使V7低速运转; 当水箱温度达到105 ℃时, F18的高温触点闭合, 使V7高速运转。

 

鼓风机V2主要由鼓风机开关E9控制, 与调速电阻N23配合共有4档转速。 E9由J32中的单触点继电器供电, 目的是起减荷作用, 发动机起动时减荷线X会暂时断电, 从而使N25、 V2、 V7停止工作, 减轻负荷以利起动。

 

开空调时鼓风机V2还由J32中双触点继电器的一对触点供电, 以最低速运转, 是为了防止闭合E30后, 没有同时闭合E9, 蒸发器因不通风而结冰。

 

2 F38用途的解析

2.1 分析F38的用途

从上述工作原理看, F38似乎没有什么作用, 有没有它无所谓。

 

据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编著的中国轿车丛书《上海桑塔纳》 第157页上介绍: “若此时外界环境温度低于1.67 ℃, 位于新鲜空气进口处的温控开关F38的触点断开, 制冷系统不能工作。 倘若外界环境温度高于10℃, 此开关则闭合。”

 

可见F38的作用是限制在很低的环境温度下开空调, 那么起什么保护作用呢? 问题是在这么低的环境温度下谁还会去开空调呢? 应该是要开暖风了。

 

退一步说即使在这么低的环境温度下开了空调, 也不会造成空调部件的损坏, 其它汽车的空调电路中都没有这种环境温度开关, 就是桑塔纳的兄弟———同时期的奥迪100轿车空调电路中也没有F38。按理奥迪的档次比桑塔纳高, 各种保护措施应该更完善, 既然低档车上有的保护措施, 为何高档一点的车上反而没有呢?

 

那么设置这个环境温度开关F38到底有何作用呢? 如果仅是为了限制在低温环境下开空调, 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 笔者经过仔细分析认为, F38其实另有用途。

 

桑塔纳轿车空调系统有一个缺点, 开空调时只能使用内循环通风, 因此内循环翻板电磁阀N63必须受空调开关E30控制, 以保证开空调时N63得电, 转入内循环通风状态。 这样在冬天开暖风时, 就只能用外循环通风了, 会带来车内温度上升慢, 容易把车外灰尘吸入车内等缺点。 而原来设置F38的目的, 正是为了解决开暖风时不能开内循环的问题。

 

如果把N63连接到F38之前, 也就是连接在E30与F38之间, 如图2所示, 对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没有任何影响。 F38断开时的温度恰恰是需要开暖风时的温度,那么当F38断开后, 此时开暖风又需要内循环时, 可接通空调开关E30, 使N63得电, 从而转动风门翻板进入内循环状态, 由于F38是断开的, 空调 (制冷) 系统不会工作。 这样就使E30兼有了内循环开关的功能, 这应该是最早的设计者设置F38的真正目的。 而后来的设计人员, 没有完全领会原设计者的意图, 只是习惯性地在延用、 模仿, 结果没有使F38起到应有的作用。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26,503.91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