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包年699元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家电技术 > 维修教程知识 > 学习园地
晶闸管及其应用电路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06-08-21 19:11:54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希望整流器的输出直流电压能够根据需要调节,例如交、直流电动机的调速、随动系统和变频电源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可控整流电路,而晶闸管正是可以实现这一要求的可控整流元件。

91  晶闸管简介

晶闸管是最基本的电力电子器件,它的全称是晶体闸流管,又称可控硅,简称SCR,是一种“以小控大”的功率(电流)型器件,它象闸门一样,能够大电流的流通。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耐压高、容量大、效率高、控制灵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主要用于可控整流、逆变、调压、无触点开关等方面。其主要缺点是过载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较差,控制电路比较复杂等。

图9.1  晶闸管的外形与符号

a 小电流塑封式      b 小电流螺旋式     c 大电流螺旋式

d 大电流平板式     e  图形符号

图9.2  晶闸管的散热器

a)螺旋式散热器   b 平板式风冷散热器   c)平板式水冷散热器

 

9.1.1               晶闸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   晶闸管的结构

晶闸管是一种四层功率半导体器件,有三个引出极,阳极A、阴极K和门极G。常用的有螺旋式和平板式,外形与符号如图9.1所示。

晶闸管是电力电子器件,工作时发热量大,必须安装散热器,如图9.2所示。晶闸管必须与散热器配合使用。如图9.1(a)所示为小电流塑封式,电流稍大时也需紧固在散热板上。图9.1(b)和(c)为螺旋式,使用时必须紧拴在散热器上。图9.1中的(d)为平板式,使用时由两个彼此绝缘的散热器将其紧夹在中间。

而图9.2(a)适用于螺旋式,图9.2(b)、(c)则适用于平板式。因平板式两面散热效果好,电流在200A以上的管子都采用平板式结构。

晶闸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9.3(a)所示,它由四层半导体材料组成,四层材料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交替组成,分别为P1N1P2N2,它们的接触面形成三个PN结,分别为J1J2J3,引出的三个电极分别为阳极A,阴极K和控制极G。为了说明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可将其看成是PNPNPN两个三极管相连,如图9.3(b)所示;用晶体管的符号表示等效电路,如图9.3(c)所示;晶闸管的符号如图9.3(d)所示。

absolute; HEIGHT: 134.25pt; mso-position-horizontal: right" type="#_x0000_t75">

图9.3 晶闸管的结构、等效电路和符号

 

2.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当晶闸管的阳极A和阴极K 之间加正向电压而控制极不加电压时,J2处于反向偏置,管子不导通,称为关断状态。

absolute; HEIGHT: 15pt; TEXT-ALIGN: left" type="#_x0000_t75">当晶闸管的阳极A和阴极K之间加正向电压且控制极和阴极之间也加正向电压时,如图94所示,J3处于导通状态。若T2管的基极电流为IB2,则其集电极电流为;    T1管的基极电流IB1 等于T2管的集电极电流      ,因而T1管的集电极电流IC1        ;该电流又作为T2管的基极电流,再一次进行上述放大过程,形成正反馈。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般不超过几微秒),两只管子均进入饱和状态,使晶闸管完全导通,这个过程称为触发导通过程。当它导通后,控制极就失去控制台作用,管子依靠内部的正反馈始终维持导通状态。此时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压一般为0.6~1.2V,电源电压几乎全部加在负载电阻R上;阳极电流IA可达几十~几千安。

图9.4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那么,怎样才能使晶闸管从导通状态变为关断状态?如果能够使阳极电流IA减小到小于一定数值IH,导致晶闸管不能维持正反馈过程而变为关断,这种关断称为正向关断,IH称为维持电流;如果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加反向电压,晶闸管也将关断,这种关断称为反向关断。因此,晶闸管的导通条件为:在阳极和阴极间加电压,同时在控制极和阴极间加正向触发电压。其关断方法为:减小阳极电流或改变阳极与阴极的极性。

9.1.2   晶闸管的伏安特性

晶闸管的阳极、阴极间的电压u 和阳极电流i以及控制极电流I之间的关系称为晶闸管的伏安特性,即

i=f(u)/IG

若用曲线表示这种关系,则称为伏安特性曲线,如图9.5所示,曲线分为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两部分。

 

图9.5  晶闸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absolute; HEIGHT: 10.25pt; TEXT-ALIGN: left" type="#_x0000_t75">absolute; HEIGHT: 14px; mso-ignore: vglayout">1. 正向特性   u>0时对应的曲线是正向特性。由图9.5可看出,晶闸管的正向特性可分为关断状态OA段和导通状态BC段两个部分。当控制极电流IG=0时,逐渐增加正向电压 ,观察阳极电流 的变化情况。开始时,三个PN结中有一个为反向偏置,晶闸管处于关断状态,只有很小的正向漏电流。当电压加大到正向转折电压(即 )时,晶闸管突然导通,进入伏PV安特性的BC段。此时晶闸管可通过较大电流,而管压降很小,这种导通方法极易造成晶闸管击穿而损坏,应尽量避免。若在控制极与阴极间加上触发电压,则会降低转折电压。控制极IG越大,转折电压就越低(IG2>IG1>0)。导通后,若电流降低到小于维持电流IH时,晶闸管将由导通变为关断。

2.反向特性   u<0时,对应的曲线称为反向特性。当晶闸管加反向电压 时,三个PN结中有两个是反向偏置,只有很小的反向漏电流IR。反向电压增加到一定数值后,反向电流急剧增加,使晶闸管反向击穿,将这一电压值称为反向转折电压UBR。晶闸管的反向特性与二极管相似,此时,晶闸管状态与控制极上是否加触目惊心发电压无关。

 

9.1.3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1. 额定正向平均电流IF:在环境温度小于40和标准散热条件下,允许连续通过晶闸管的工频正弦半波电流的平均值。

2. 维持电流IH:在控制极开路和规定环境温度下,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最小阳极电流。当晶闸管正向电流小于维持电流IH时,会自行关断。

3. 触发电压UG和触发电流IG:在室温时,晶闸管上加 直流电压的条件下,使晶闸管从关断到完全导通所需的最小控制极直流电压和电流。一般UG为(1~5VIG为几十至几百mA

4. 正向转折电压UBO:在额定结温和控制极开路条件下,晶闸管从关断转为导通的正弦波半波正向电压峰值。

5. 正向重复峰值电压UDRM:控制极开路的条件下,允许重复作用在晶闸管上的最大正向电压。一般UDRM与正向转折电压UBO之间的关系为UDRM=80UBO

6. 反向重复峰值电压URRM:控制极开路的条件下,允许重复作用在晶闸管上的最大反向电压。一般URRM与反向转折电压UBR之间的关系为URRM=80UBR

除以上几个主要参数外,昌闸管还有一些其他参数,如:正向平均电压UF,控制极反向电压UGRM和浪涌电流IFSM等。

 

9.1.4  国产晶闸管的型号

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晶闸管的型号及其含义如下:

晶闸管的种类较多,其他代号还有:K—快速型、S—双向型 N—逆导型、G—可关断型。如KS10012G表示额定电流为100A,额定电压为1200V,管压降为1V的双向型晶闸管。

 

9.1.5            晶闸管的简易判别和使用注意事项

1.        晶闸管的简易判别

一般可用万用表欧姆档检查晶闸管阳极与阴极之间以及阳极与门极(控制极)之间有无短路。将万用表置于R的欧姆挡,测量阳极与阴极之间、阳极与门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正常时应很大(几百千欧以上)。再检查门极与阴极间有无短路或断路。可将万用表置于RR欧姆挡,测出门极对阴极正向电阻,一般应为几欧至几百欧,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要大一些。其反向电阻不太大不能说明昌闸管不好,但其正向电阻不能为零或大于几千欧,正向电阻为零时,说明门极与阴极间短路;大于几千欧时,说明书门极与阴极间断开。

2.        晶闸管的使用注意事项

选用晶闸管的额定电压时,应参考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峰值电压的大小,并留出一定的余量。

1)选用晶闸管的额定电流时,除了考虑通过元件的平均电流外,还应注意正常工作时导通角的大小、散热通风条件等因素。在工作中还应注意管壳温度不超过相应电流下的允许值。

2)使用晶闸管之前,应该用万用表检查晶闸管是否良好。发现有短路或断路现象时,应立即更换。

3)严禁用兆欧表即摇表检查元件的绝缘情况。

4)电流为5A以上的晶闸管要装散热器,并且保证所规定的冷却条件。为保证散热器与晶闸管管心接触良好,它们之间应涂上一薄层有机硅油或硅脂。

5)按规定对主电路中的晶闸管采用过压及过流保护装置。

6)要防止晶闸管门极的正向过载和反向击穿。

关键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推荐阅读

图文阅读

热门阅读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13,148.40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