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路组成和符号
维持阻塞
D触发器的基本电路和逻辑符号如图Z1408所示,它由六个与非门组成,其中
A、B门组成基本RS触发器,
C、D、E、F门构成导引电路,
D为信号输入端,
CP为时钟脉冲控制端。(设
C、D、E、F门的输出分别为
Z1
、Z2
、Z3
、Z4。)
二、工作原理 1.当
CP=0时,
C、D门被封锁,其输出
Z1=
Z2=1,与
D端的输入信号无关,因此由
A、B门所组成的基本
RS触发器保持原状态。
2.当
CP=1,即上升沿到来时,若
D=1,则
D门封锁,
C门打开。这是因为
Z4=

=

=0
Z2=

=

=1
Z3=

=0·0=1
Z1=

F=1·1=0
这时
Z1=0有三路去向:一是送到
A门使触发器置1;二是送到
D门将
D门封锁,阻止
Z2变成低电平,即阻塞产生置0信号。三是送到
E门,以保证E门的输出
Z3=1,从而在
CP=1其间维持
Z1=0,即维持置1信号。因此,将
C门输出端至
E门输入端连线称为维持置1线,至D门的连线称为阻塞置0线。显然
Z1=0送至
D门、
E门的输入端,产生维持阻塞作用之后,
D信号无论怎样变化,对触发器的1状态不会有影响。
若
D=0,则
C门封锁,
D门打开,
CP只能进入
D门,故有
Z2=

CP=

=0
这时
Z2=0有两路去向:一是送到
B门使触发器置0,二是送到
F门的输入端去封锁
F门,保证
Z4=1,从而维持及
Z2=0,即维持置0信号,且
Z4=1又会使
Z3继续为低电平。阻止
Z1=0, 即阻塞产生置1信号。可见
D门的输出端至
F门输入端的连线既起维持置0线的作用,又起阻塞置1线的作用。显然,一旦
Z2=0的信号送至
F门,
D信号就被拒之门外,

无论
D端信号如何改变都不会影响触发器的状态。
由上述讨论可知,在
CP上升沿到来时,如果
D=1,则触发器置1;反之,如果
D=0,则触发器就置0,故
D触发器的特征方程为:

=
Dn(CP上升沿到来后有效) GS1407
由于触发器只接受
CP上升沿到来时D端的信号,而且一经翻转后,在内部形成的维持阻塞作用下,不再受
D 端输入信号的影响。因此维持阻塞结构的触发器,也和主从结构的触发器一样,不存在空翻现象。
D触发器的波形图如图Z1409所示。
三、异步输入端
、
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扩展
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通常除具有控制端
D外,还具有异步置1端

和异步置0端 ,如图Z1408所示。其用途、使用方法和符号均与JK触发器的

,

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