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汽修在线平台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机械工程 > 农机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浅析
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  作者:佚名  2017-03-09 09:13:24

    摘要:本文通过试验示范,探索出适合我县的以桔秆还田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着力解决焚烧秸秆污染环境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提高产量,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地表径和水分蒸发,培肥地力。

    青冈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哈尔滨市北120 km。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有效积温2700℃,无霜期为133天,年平均降雨量为480 mm。土壤种类自东向西依次为草甸土、黑钙土、轻碱土。县辖巧个乡镇,165个行政村,总人口51万,其中农业人口36.6万。全县幅员总面积2686 k耐,其中现有耕地面积256.3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等,其中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9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5%以上。现代农机合作社34家,家庭农场和农机大户165个。拥有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512台,配套机具1686台,全县农机总动力58.8万kW,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3%,其中收获机械化率79%。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74%,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82%。烘干塔38个,机械烘干能力达到42%。

    1 基本情况
    2016年,青冈县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集成进行了试验示范,建立三个示范片,示范面积5267.3亩。其中,民政镇进化村2055.1亩、建设乡新胜村1335.7亩、兴华镇二场村1876.5亩。通过试验示范、数据整理分析,总结出适合本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主要技术要点和作业规范,为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奠定良好基础。

    2 示范内容
    2.1技术模式
    以玉米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采取两种模式,分别是“秸秆全部还田覆盖免耕播种”模式和“秸秆部分还田覆盖免耕播种”模式。
    一是“秸秆全部还田覆盖免耕播种”模式。该模式建设面积2055.1亩,地点坐落在民政镇进化村。依托青冈县和众农机合作社耕种。
    工艺路线:选择有深松基础的地块→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覆盖(上一年秋天,留根茬)→免耕播种(春天)→药剂灭草→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烘干。
    二是“秸秆部分还田覆盖免耕播种”模式。建设面积3112.2亩,其中建设乡新胜村1235. 7亩,兴华镇二场村1876.5亩。秸秆还田量50%,分别依托青冈县富华农机合作社和青冈县永力农机合作社耕种。
    工艺路线:选择有深松基础的地块→机械收获→秸秆检拾(秸秆50%出地)。部分还田覆盖(上一年秋天)。原垄免耕播种(春天)→药剂灭草→机械籽粒直收,秸秆粉碎还田→烘干。

    2.2技术要点
    (1)免耕(精量)播种技术:选择有深松基础的地块,东方红704拖拉机带吉林康达2BMZF-4免耕播种机(播种时电子监控)进行免耕播种,严格控制播深和播量,亩保苗4500株。玉米品种选择先正达408,种子经等离子体处理器处理后,再用种衣剂进行包衣。
    (2)机械深施肥技术:在机械精量播种的同时,进行机械深施肥,施肥深度在种床下2~3 cm,根据测土配方选择玉米专用肥,亩施化肥量47. 5 kg,其中:玉米专用肥40 kg、尿素7 .5 kg。
    (3)高效植保技术:东方红1304型拖拉机背负3 WF-1800型喷雾机,进行播后药剂封闭灭草或苗期药剂灭草。
    (4)机械收获技术:使用勇猛4YZ-4型玉米收获机对玉米进行摘棒收获。
    (5)秸秆打捆技术:东方红704型拖拉机牵引伊诺罗斯CADDY-8搂草机搜集秸秆,再用东方红1304型拖拉机带纽荷兰BC5070压捆机进行打包作业,部分秸秆出地。
    (6)秸秆覆盖技术:玉米收获机附带秸秆还田装置,将秸秆粉碎抛撒在地表,不得有堆积和条状堆积。茎秆切碎长度达到小于8 cm,留茬高度低于10 cm的要求。
    2.3传统种植模式
    为确保项目实施取得一定效果,建立对比试验田100亩。对比试验田全部按照传统耕作模式进行耕作。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实施效果。
    常规耕种技术模式:去年秋季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一灭茬旋耕扶垄*镇压。开沟坐水、机械精量播种施肥。机械药剂灭草。机械收获。
    2.4对比分析
    2.4.1投入成本对比分析
    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亩投入280元/亩,其中机耕费95元/亩,生产资料185元/亩。传统耕作方式亩投入385元/亩,其中机耕费170元/亩,生产资料215元了亩。从生产成本上看,保护性耕作地块前期作业亩成本比传统耕作模式少105元。
    2.4.2土壤温度变化分析
    实验地块春季比传统耕作地块地温低2℃以上,开始不利于植株生长,但进入6月份中旬以后,随着秸秆腐烂温差逐渐减少,而且夜间温度下降缓慢,波动幅度少,对植株生长非常有利。
    2.4.3土壤含水率分析
    实验地块土壤含水量高,比照传统耕作提高含水率2个百分点以上,到雨季可以达到7个百分点以上。
    2.4.4秸秆覆盖量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地块秋季收获后秸秆全部或部分粉碎还田,对播种作业质量要求较高,对深施肥作业及除草剂效果也有影响,秸秆还田量越大影响越大。
    2.4.5对玉米长势数据分析
    今年试验示范地块苗情都好于对比田,由于不灭茬、不起垄、不做水种等原因,所以出苗较传统耕作晚,但进入6月中旬以后,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玉米植株生长较快,原因一是土壤含水率大,二是土壤温度回落慢,有利于夜间蒸腾作用吸收营养。7月13日进行田间测试,免耕地块平均株高191 cm,茎粗2.3 cm,对比田地块平均株高184 cm,茎粗2. 1 cm。
    2.4.6秸秆腐化程度分析
    从监测数据看,秸秆腐化程度和温度、土壤含水量成正比。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 好的评价
      0%(0)
  • 差的评价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89,509.80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