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汽修在线平台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汽车技术 > 柴油机技术
缸套穴蚀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  作者:佚名  2016-11-07 09:15:44

    摘要:本文对柴油机穴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振动是穴独的根源,提出在柴油机修理及使用中,如何从减少振动的角度出发来减少缸套穴蚀的产生。

    柴油机气缸套在高温、高压、交变载荷和腐蚀情况下工作,其使用寿命很难达到标准规定,主要因为缸壁会早期磨损,有时也因为缸套发生了穴蚀。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认为可以从修理、使用方面采取改进措施,使缸套的使用寿命达到标准规定。下面我们对缸套穴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求在使用中避免穴蚀的发生。

    1 缸套穴蚀的表现特征
    发动机运转一个时期(情况严重时,往往在高负荷下运转几十个小时后),在缸套外表面沿连杆摆动方向两侧,出现直径为1-5 mm,深达2 mm左右的蜂窝状孔群,有时在缸壁尚未到磨损极限时,即被穴蚀孔所击穿。

    2 缸套穴蚀产生的原因
    2.1实验表明振动是穴蚀的根源
    有人认为,缸套穴蚀主要原因是缸套材料引起,如材料内存有微观小孔、裂纹、沟槽。但研究者认为缸套穴蚀是由发动机振动引起的,研究人员在柴油机工作时进行了试验,把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缸套的承压、非承压侧,测振信号经放大后,即可进行显示和分析,和气缸压力信号一起可以看出缸套振动和曲轴转角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测出该机工作时的缸套振动频率、振幅、振动速度和振动加速度。在同一台柴油机上,试验时用不同方案的活塞、活塞环、活塞销位置、缸套支承距离、缸套厚度、缸套结构等进行比较,可以定量地分析不同的方案和缸套振动的关系。这种测试方法容易实现,同时也比较直观。测试结果表明,缸套受活塞冲击力最大时,其位置在主承压侧上部到中间附近,也就是活塞侧压力的换向区域,这个位置正好与缸套穴蚀群对应。因此,可以确定穴蚀是振动引起的。这一观点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
    2.2穴蚀机理分析
    柴油机在运转中,由于燃料燃烧爆发对活塞产生较高压力,活塞往复运动变向时的冲击,使气缸套受到活塞周期性交变侧压力,由于气缸套与活塞间存在间隙,再加活塞的倒倾,则不可避免地随着发动机运转产生交变冲击,引起高频振动及变形,从而使缸套外壁冷却水附着层产生局部瞬时高真空和高压、高温。在高真空情况下,冷却水汽化成空泡;在高压情况下,使空泡爆破。空泡爆破的强度,决定于气缸套振动的频率与振幅,其强度可达10 -4大气压,温度高达几百度,这样高的局部压力和温度会造成材料塑性变形和疲劳破坏。
    从上述成因机理中,引起气缸套的高频振动的因素有以下3方面:
    (1)气缸套与活塞的配合间隙,间隙越大,振动越强。
    (2)缸套壁厚。气缸套越薄,会引起振动趋向。
    (3)柴油机工作过程最高燃烧压力和压力升高比均很大,容易造成缸壁振动。

    3 预防措施
    (1)要尽量保证活塞与缸套的合适配合间隙。6135Q柴油机厂家说明书规定活塞裙部的上部与气缸间隙为0.27~0. 34 mm,下部与气缸间隙为0.24~0. 31 mm,只能供修理时参考。因为目前用户所使用的缸套一般要进行选择,如硼铸铁缸套、钒钦铸铁缸套等,其膨胀系数不等,装配时的实际摄氏温度也不相同,再加上老缸体变形基本稳定以及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有差异等,所以不能把上述间隙作为公式导用。我们在实际修理中建议把活塞裙部的上部与气缸间隙改为0.28~0. 30 mm,下部与气缸间隙改为0.25~0. 27 mm,能使缸套穴蚀有所减轻。一旦发现轻微穴蚀,可将缸套安装方向调转90°(即将被穴蚀表面转到与连杆摆动面的垂直方向,继续使用)。
    (2)改善冷却水在水套中的流动。冷却水流应该是畅通的,不存在“死水区”、“涡流区”和局部狭窄处。最好采用切向进水口,因为冷却水切向流动会使空泡离开缸套表面附近的强烈振动区。由于空泡破灭时已随水流而去,没有足够的时间挤人气缸套外壁的微小针孔中去,因而不致产生严重的穴蚀。如一柴油机最初使用700 h就发现气缸套穴蚀穿孔,后将水夹层最窄处加宽,并将机体两端处进水改为每缸独立切向进水,穴蚀破坏情况有了显著改善。此外,提高冷却水温对减轻穴蚀有一定好处。当水温为55℃时最为不利,85℃左右较好。
    (3)选择着火性能较好的柴油,并合理选择喷油提前角,使着火落后期较短,从而改善该机的工况,使其工作比较柔和,以减轻缸套的振动。
    (4)气缸套外表面加覆盖层。在气缸套外表面镀一层厚约0.02~0. 03 mm的乳白色镀铬层,可以有效地防止穴蚀。因为镀铬层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耐腐蚀能力,故能抵制穴蚀和电化学腐蚀。但铬镀层不宜太厚,否则会因振动而碎裂并剥落。硬的光泽铬层由于脆性大及存在有细微裂纹,是不能可靠地防护气缸套的,因此不宜使用。此外,镀铬工艺较复杂、成本高,质量不易保证,再兼之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使之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在气缸套外表面涂敷环氧酚醛树脂,可以吸收空泡的冲击能量,也可减轻穴蚀破坏。但缺点是脆性较大,不能长期地保留在表面上。
    在气缸套外表面易发生穴蚀处包裹锌带、电镀锅钦合金层,实践表明颇有成效。
    气缸套外表面进行渗氮、扩渗铬一锰处理,亦能取得较好的防穴蚀效果。即使气缸套外圆表面上不作任何覆盖层,如能降低其表面粗糙度,就能使其材料得以改善,如:使其材料中的石墨呈片状或球状而非细碎的,也可提高其自身的抗穴蚀能力。
 

关键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90,445.30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