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就是把电枢线圈中感应的交变电动势,靠换向器配合电刷的换向作用,使之从电刷端引出时变为直流电动势的原理。
图1.1是一台交流发电机的原理模型。图中,  、
 、  为一对固定的磁极(一般是电磁铁,也可以是永久磁铁),
 为一对固定的磁极(一般是电磁铁,也可以是永久磁铁),  是装在可以转动的圆柱体表面上的一个线圈,把线圈的两端分别接到两个圆环(称为滑环)上(以后把这个可以转动的装有线圈的圆柱体称为电枢)。在滑环上分别放上两个固定不动的由石墨制成的电刷
 是装在可以转动的圆柱体表面上的一个线圈,把线圈的两端分别接到两个圆环(称为滑环)上(以后把这个可以转动的装有线圈的圆柱体称为电枢)。在滑环上分别放上两个固定不动的由石墨制成的电刷  和
 和  。通过电刷
 。通过电刷  和
 和  把旋转着的电路与外部电路相联接。
 把旋转着的电路与外部电路相联接。

图1.1 交流发电机原理模型
1—磁极;2—电枢;3—滑环;4—电刷
当原动机拖动电枢以恒速  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在线圈边(即导体)
 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在线圈边(即导体)  和
 和  中有感应电动势产生。感应电动势
 中有感应电动势产生。感应电动势  的大小用式(1.1)确定。
 的大小用式(1.1)确定。
                      (1.1)
                        (1.1)
式中   ——导体所在处的磁密(
 ——导体所在处的磁密(  );
 );
   ——导体
 ——导体  或
 或  的长度(
 的长度(  );
 );
  υ ——导体  或
 或  与
 与  之间的相对线速度(
 之间的相对线速度(  )。
 )。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按右手定则确定。在图2.1所示瞬间,导体  、
 、  的感应电动势方向分别由
 的感应电动势方向分别由  指向
 指向  和由
 和由  指向
 指向  。这时电刷
 。这时电刷  呈高电位,电刷
 呈高电位,电刷  呈低电位。当图1.1中电枢逆时针方向转过180°时,导体
 呈低电位。当图1.1中电枢逆时针方向转过180°时,导体  与
 与  互换了位置,用右手定则判断,此时导体
 互换了位置,用右手定则判断,此时导体  、
 、  中的感应电动势方向都与图1.1所示瞬间的相反。这时电刷A呈低电位,电刷B呈高电位。如果电枢继续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导体
 中的感应电动势方向都与图1.1所示瞬间的相反。这时电刷A呈低电位,电刷B呈高电位。如果电枢继续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导体  、
 、  又转到图1.1所示位置,则电刷
 又转到图1.1所示位置,则电刷  又呈高电位,电刷
 又呈高电位,电刷  呈低电位。由此可见,图1.1中电枢每转一周,线圈
 呈低电位。由此可见,图1.1中电枢每转一周,线圈  中感应电动势方向交变一次,因此线圈内的感应电动势是一种交变电动势,这是最简单的交流发电机的原理。
 中感应电动势方向交变一次,因此线圈内的感应电动势是一种交变电动势,这是最简单的交流发电机的原理。
如果想要得到直流电动势,那么必须把上述线圈  感应的电动势进行整流,实现整流的装置称之为换向器。
 感应的电动势进行整流,实现整流的装置称之为换向器。
图2.2是直流发电机的原理模型,它由两个铜质换向片代替图1.1中的两个滑环。换向片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线圈  出线端分别与两个换向片相连,电刷
 出线端分别与两个换向片相连,电刷  、
 、  与换向片相接触并固定不动,这就是最简单的换向器。有了换向器,在电刷
 与换向片相接触并固定不动,这就是最简单的换向器。有了换向器,在电刷  、
 、  之间感应电动势就和图1.1中电刷
 之间感应电动势就和图1.1中电刷  、
 、  间的电动势大不一样了。例如,在图2.2所示瞬间,线圈
 间的电动势大不一样了。例如,在图2.2所示瞬间,线圈  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如图中所示,这时电刷
 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如图中所示,这时电刷  呈正极性,电刷
 呈正极性,电刷  呈负极性。当线圈逆时针方向旋转180°时,这时导体
 呈负极性。当线圈逆时针方向旋转180°时,这时导体  位于
 位于  极下,导体
 极下,导体  位于
 位于  极下,各导体中电动势都分别改变了方向。但是,由于换向片随着线圈一同旋转,本来与电刷
 极下,各导体中电动势都分别改变了方向。但是,由于换向片随着线圈一同旋转,本来与电刷  相接触的那个换向片,现在却与电刷
 相接触的那个换向片,现在却与电刷  接触了;与电刷
 接触了;与电刷  相接触的换向片与电刷
 相接触的换向片与电刷  接触了,显然这时电刷
 接触了,显然这时电刷  仍呈正极性,电刷
 仍呈正极性,电刷  呈负极性。从图1.2看出,和电刷
 呈负极性。从图1.2看出,和电刷  接触的导体永远位于
 接触的导体永远位于  极下,同样,和电刷
 极下,同样,和电刷  接触的导体永远位于
 接触的导体永远位于  极下。因此,电刷
 极下。因此,电刷  始终有正极性,电刷
 始终有正极性,电刷  始终有负极性,所以电刷端能引出方向不变的但大小变化的脉振电动势。如果电枢上线圈数增多,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把它们连接起来,可使脉振程度减小,就可获得直流电动势。这就是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同时也说明了直流发电机实质上是带有换向器的交流发电机。
 始终有负极性,所以电刷端能引出方向不变的但大小变化的脉振电动势。如果电枢上线圈数增多,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把它们连接起来,可使脉振程度减小,就可获得直流电动势。这就是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同时也说明了直流发电机实质上是带有换向器的交流发电机。
   
图1.2 直流发电机的原理模型
 
                
图1.3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模型
1—磁极;2—电枢;3—换向器;4—电刷 1—磁极;2—电枢;3—换向器;4—电刷
| 
 |